锂电产业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4-07-25 阅览次数:3020 次
锂电产业路在何方?
全球锂电池需求量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而递增,目前中国已是仅次于日本的锂电池生产大国。我国锂电池的生产仍处于起步时期,由于国家鼓励发展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我国不少电池厂以及一些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均看到锂电池的潜在市场,不惜投巨资到此行业;但是其技术水平、设备水平相对落后,无法在国际市场中立足,企业仍以内销为主,面临传统18650市场的价格战、动力电池市场前途未定、传统数码产品市场萎缩的情况下,锂电池产业现状堪忧,路在何方?
市场现状
1、18650市场(价格受阻,市场混乱)
2 0 1 1年,随着智能数码终端较大的能量消耗,催生了移动电源的需求,带动了圆柱18650电池的增长。但经过两年的发展,移动电源市场现已鱼龙混杂,山寨、低端产品充斥着市场,市场无序混乱。
全球18650的知名品牌有松下、索尼、三星、LG等。因此国内大部分厂家只能选择走中低端或山寨产品路线,控制成本,以价格占领市场。而三星18650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价格将降至1美元,若果真如此,这个价格将比中国部分中端18650厂商的价格还要低,对国内厂家雪上加霜。
从上半年来看,我国锂电池电芯均价下降明显,中低端市场电芯价格下降幅度更大。低端市场价格混乱,已经出现1AH不到4元的软包电芯,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毛利越来越低,势必会刮起企业倒闭潮,面临行业重新洗牌的局面。
2、铁锂动力电池市场“产能过剩,前途未定”
根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统计,2012年底中国动力锂电池企业达到105家,而在2008年全国仅有10家左右,截止到今年5月份,动力锂电池生业整体产能规模已达40亿安时。相信大多数企业都是在2008年左右被新能源汽车概念吸引进入这个领域,国家虽然大力鼓励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但其整套动力系统技术不成熟,近年的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到目前仍然刚过万辆,而动力电池企业扩张过快,供过于求、产能闲置,大多数生产厂家都是靠着“副业”在维持生计,与当初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梦”渐行渐远。
不仅如此,电池企业还承担着退货与回款风险。众所周知,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除电池外还有BMS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等组成,而但凡出现质量问题,关注焦点与责任原因基本都放到电池上。因此企业又陷入退货、扣质保金等诸多问题,令电池企业苦不堪言。 例:2011年深圳沃特玛与五洲龙合作的大运会电动大巴项目,目前双方应该也在为货款问题而纠结。
今年使用美国A123公司磷酸铁锂电池的Coda和Fisker相继倒下,而特斯拉选择松下的18650电池方案却在2013年第二季度北美市场的销售再破记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深思“在刚刚发展动力锂电池准备“弯道超车”时选择的磷酸铁锂电池路线是否是个错误”?到底该选择哪种技术路线是目前大家面临又一困境。而笔者目前仍认为,虽然铁锂电池比能量低,但还是电动车电池的最佳选择。
3、储能市场“市场巨大,但离我们还很遥远”
目前中国储能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上也处于示范工程阶段,真正产业化还面临诸多挑战。电化学储能包含液流电池、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镍镉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在实际运用中铅酸电池仍占主要部分。虽然2010年底,中国移动集团河南省公司启动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集中采购,也是中国移动对此产品的首次集中招标,说明磷酸铁锂电池已打开了储能市场,如果把中国移动现有的普通铅酸电池全部换成磷酸铁锂电池,市场规模将高达8000亿元。但现在还处于示范阶段进入产业化道路还很漫长,市场前景可以说是“冬天虽然已到,但离春天还很遥远”’。
另外,高昂的价格也一直都阻碍着磷酸铁锂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如今面对其它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升级,磷酸铁锂电池原本具备的性能优势在逐渐流失。有消息称:南都电源目前生产的用于储能项目的铅碳电池的循环寿命可以达到2000次,运用到储能市场的铅碳电池售价约1.5元/WH,无论是数据是否准备,都给我们敲了警钟,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是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